银川:让雷锋精神涓滴成海

2023-03-01 18:20:06 来源:二三里资讯

据文明银川:

阳春三月,春意盎然,比春风更暖的,是处处展现的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。近年来,银川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,广大志愿者以奉献担当、真情大爱的实际行动,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,书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崭新篇章。爱的正能量在城市不断升腾,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昂扬激情。

志愿精神“星火成炬”


(资料图)

志愿红,“红”动银川。银川美,美映“红色”。

在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东方社区,10余名妇女围坐桌边,手中珠线飞舞,“巧手妈妈”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队长吴素梅正带领大家制作手工艺品,一个个精巧的串珠渐渐成型。

“虽然我身体残疾,行动受限,但还是希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人。”吴素梅说,志愿服务队通过定期组织辖区残疾人进行手工编织教授活动,提供展示和售卖平台,让大家学会手艺增加收入,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。目前,已进行线下培训100多次,接受各类企业和个人订单513单,订单金额达30余万元,受益群众2000余人。

志愿服务活动是最能体现学雷锋活动时代特色的载体形式,也是弘扬雷锋精神、培育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。从邻里互助、扶贫济困,到各项公益活动和城市管理,既有从身边事做起、从小事做起的举手之劳,也有助学帮老、保护环境、普法宣传的善心之举。“有困难找志愿者,有时间做志愿者”这一理念已深入银川市民的心中,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,形成学雷锋人人参与、人人可为、人人能为的良好态势。

这几年,志愿者群体也日渐壮大,有稚气未脱的“红领巾”和风华正茂的青年,有热心邻居和花甲老人,也有普通职工和机关党员干部,全市志愿者达45万余人,志愿服务时长388万小时,实现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“偶尔做”到“经常做”、从“看人做”到“自己做”的有效转变,进一步凝聚起志愿服务力量,激发出文明实践活力。

志愿之花“春色满园”

雷锋精神,永不过时;志愿服务精神,贵在传承。

志愿者张彦科每次开展志愿服务的“标配”是一身工作服和两个工具箱,作为阳光天使家政志愿服务队队长,他为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和阳光。

2014年张彦科成立家政服务公司,工作中,他发现一些孤寡残疾老人对家政服务需求很大,就产生了“为辖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家政服务”的想法,当年便成立了志愿服务队。

刚开始做志愿服务时,因为家里开销大,儿女还要上学,妻子并不同意。后来,在张彦科的不断坚持和感化下,妻子开始理解他,成为他的坚强后盾。这些年,张彦科又带动同事和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服务。

身边好人灿若群星,张彦科只是其中一位。多年来,银川精心选树先进典型,持续发掘推出一批过得硬、立得住、叫得响的道德模范,他们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感动,更是一种精神、一种力量,对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

在宣传阵地,这种大爱在传递。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先进典型宣传,构建“报刊有文、电台有声、荧屏有像、网络有言”的媒体宣传矩阵。

在各大场所,这种精神扬正气。大街小巷中、公园广场上,道德模范的事迹随处可见,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明的种子种进每个人心里。

在社会各界,这种美德在弘扬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,广泛开展实践活动,向全社会传递更多令人感动与温暖的正能量。

不断涌现的新时代雷锋式人物,成为鼓舞人们干事创业、接续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,银川到处响起“学雷锋、见行动”的响亮号角。

志愿服务“质效俱增”

在银川,有个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——“爱要一起”。通过各项志愿服务,不断深化文明创建的基层细胞,让群众唱主角,让整个城市爱在一起,亲如一家。而品牌不但增强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,还保证了志愿服务的服务质量、服务标准、服务内容。

近年来,银川积极探索有效运行机制、统筹整合资源平台、精心策划活动载体、精准对标群众需求、创新志愿服务方式,全面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。

抓好志愿服务机制建设,提升引领力——健全优待志愿者的各项保障关爱措施与机制,通过评选表彰、发放纪念证书、走访慰问等形式,为志愿者送温暖、送祝福。

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,提升创新力——建好群众“点单”、阵地“派单”、志愿者“接单”、群众“评单”环环相扣的运转体系,真正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与此同时,一系列志愿服务制度的建立完善,使得志愿服务活动有据可循、有章可依。“时间银行”“爱心存折”等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引入“兑换”概念,以时间换时间、以服务换服务,让爱心从“单向流动”转向“双向循环”,不断增强志愿者的获得感和荣誉感。

雷锋就在我们身边,一个“小我”的正能量可以照亮一个角落,一群人的正能量能温暖一座城市。有爱之城,温暖无处不在!银川大地上渐成星火燎原之势的学雷锋志愿服务,必将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,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。

关键词: 志愿服务

推荐内容